辦台胞證中國時報【汪宜儒╱台北報導】

94歲的盲眼婦人伊莎蓓拉在台上絮叨哼唱著她漫長曲折的一生。她描述著一戰後與養父母在燈塔裡度過的平靜童年,回憶愛人在1945年廣島原子彈爆炸時死去的傷痛,說起她69歲那年與16歲男孩的甜蜜戀愛,還有她多麼喜歡大衛.鮑伊的流行搖滾。隨著個人生命歷程推展,整個20世紀的歷史因此帶出,個人的與家國的歷史交揉成一體。

比利時導演洛華茲(Jan Lauwers)的經典之作《伊莎蓓拉的房間》,觀眾將乘著伊莎蓓拉的歡快與感傷,回顧20世紀的長流。

導演的手法多元

洛華茲出生於1957年,在根特美術學院主修繪畫。他與藝術家法布爾(Jan Fabre)、羅莎舞團藝術總監姬爾美可同樣崛起於80年代,都被歸類成「法蘭德斯新浪潮」的藝術家,都以實驗、跨界,交融使用戲劇、舞蹈、物件、多媒體的手法為特色。

1986年他成立尼德劇團,與不同國籍、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,台上混雜著法、英、荷、德等各國語言。洛華茲說:「這是有政治意義的,主要是反應比利時心胸狹窄的國族主義。」

用劇場交換能量

另一方面,洛華茲的觀念是「劇場是一個和觀眾交換能量的場所」,不同的媒材與表演元素都是能量的發揮,而在他的舞台上,觀眾總能看見5種以上的元素交融作用。

首演於2004年亞維儂藝術節的《伊莎蓓拉的房間》,已在全球巡演超過260場,走過90個城市,堪稱是洛華茲劇場美學觀念的集大成之作,裡頭有歌、有舞、有戲,還有多媒體與古文物,夾雜英、法文。有趣的是,這其實是關於洛華茲的父親的故事,卻以伊莎蓓拉這虛構的女性角色為敘事主線。

透過女性談父親

洛華茲說,他在父親逝世後寫下這部作品,內容都是關於父親與家族。選擇透過女性講父親的故事,「是想保持一個距離,以旁觀的角度去重新對話、批判。」

另一方面,這作品也是為了今年67歲,與洛華茲合作10餘年的女演員慕因克(Viviane De Muynck)而寫的。

慕因克是位能量強大的演員,不但在台上光芒萬丈,私下的她舉手投足都吸睛。對於《伊莎蓓拉的房間》能連演10年不停歇,她認為關鍵有兩個層面:「一是劇中關於真實歷史的部分,二是劇中那個人故事、私人歷史的部分,那是大家共通的生命經驗。」

《伊莎蓓拉的房間》將於10月11至13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。

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踏進伊莎蓓拉的房間-回顧20世紀歷史-213000139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蔡宛伯麥愁晃懷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