辦台胞證〔自由時報記者詹士弘/虎尾報導〕國際偶戲節今年有新創舉,將布袋戲與國樂社「異業結合」,讓國樂取代鑼鼓,演奏者也由傳統約四人增至十人,還從後場搬至前場,讓樂師可與觀眾互動,給觀眾更豐富的視聽享受。

負責整合兩項民俗藝術的南榮技學院新樂社指導老師許榮方指出,傳統布袋戲為配合演出的快節奏,加上要增添場面熱鬧,後場樂器以鑼鼓隊等打擊樂器為主,功能是串場或強化節奏,不算配樂。

近年布袋戲努力轉型,許榮方表示,現在劇情多已跳脫傳統金光戲,言情、感性、悲劇、灰諧的內容愈來愈多,傳統後場鑼鼓已無法滿足演出需求,他因此引進國樂團,並參考西方的歌劇及芭蕾舞劇,將樂師從後場帶到前場,提升其演出的地位及重要性,也豐富了布袋劇演配樂的多元性。

異業結合的布袋戲,為容納十名樂師,舞台也需重新設計,昨天首度為民眾帶來視覺新享受的劇團,是大山城掌中戲團及聲揚國樂團,演出時不像傳統布袋戲熱鬧、吵雜,取而代之的則是純淨優美的音色,有如聽台版歌劇,對觀眾而言是一場新奇體驗。


本篇文章引用自此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布袋戲國樂伴奏-後場變前場-221126935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蔡宛伯麥愁晃懷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